高邮市标源注浆机械厂

媒体聚焦
新闻中心

浅析压密注浆对治理重交通道路病害的有效性

2012-9-19

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体高速增长,全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增加,上海这几年的公路里程增长是有目共睹的。2002年内通车的就有外环线二期、沪青平高速公路、同三高速公路、莘奉金高速公路等等,以适应人流和物流的不断增加。尽管如此,以外环线一期全封闭快速干道为例,98年通车的设计流量为78万辆/日,而现有的数据显示约为1112万辆/日。如此超量的路面负荷,再加之各种运输车辆违规超载现象非常严重,路面的路用性能正呈逐渐下降的趋势。因此,保持这类重交通道路路面、路基的稳定性,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,公路大、中修已成为关键。随着黑色路面里程的不断增加,养护工作将越来越重要,快速、高效、低成本的养护方法将是我们研究的方向。路基的损坏往往是致命的道路病害,外环线的路基病害就十分明显。压密注浆对治理路基病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,通过外环线维修养护关键技术的攻关,取得了压密注浆治理重交通道路路基病害的技术成果,进一步证明了压密注浆治理重交通道路病害的有效性。
  一、道路病害概况
  上海城市外环线一期环南一大道于1998年建成通车,随着日均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和自然因素的侵蚀,在外圈1k3582k768之间的34车道出现纵向开裂及局部沉降。经现场勘测,开裂缝最大宽度近5cm,沉降值最大值近8cm,且局部区域车道中心部位凹陷,造成多处局部积水,路面不同程度出现了裂缝、变形等破损现象,并呈发展趋势,严重影响到该路段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行车安全。
  二、病害成因分析
  通过对外环线一期环南一大道交通、路况,路面病害、结构层损坏等情况的观察、取样、分析和研究,明确了道路病害产生的原因如下:
  1.该路段长期处于超负荷通车状态,造成该路段内、外车道受力不均,加上原有土路基的缺陷,使得裂缝出现。
  2.经雨水冲刷,使得土基松软、湿度高(甚至饱和),回弹模量和抗变形能力低,显著降低了路基、路面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。
  3.二灰碎石基层断裂、破碎,支撑作用和稳定性明显降低。
  4.裂缝以下基层和地基土体流失,造成路基疏松、基础孔隙比增大、承载下降,表现为该路段裂缝、沉陷数据逐渐扩大的趋势。
  随着雨水冲刷和重交通的反复作用,该路段的病害如未能得到及时处理,那么,土基模量和基层承载力将进一步下降,病害的规模、范围和程度将进一步发展,将会给病害整治带来更大的困难,极大地影响正常车流。
  三、养护现状和修复对策
  1.根据该路段出现的病害状况,依据《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》中的要求,必须进行改建或大中修,由于通车年限未到原有的大修设计年限,养护单位只能相应地采取频繁的日常小修和保养对策,故路面几经修复,病害却日趋严重。
  2.针对暂停进行大中修的原则,而常规的小修与保养对策缺乏技术可靠性和工程有效性,因此在常规养护不能满足要求的条件下,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能比较有效的修复对策,要求它既能及时进行修复,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理和控制病害,从而实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,防止病害日趋扩张。
  我们根据现状及病害成因机理的初步分析,路基、路面修复宜采取以下综合整治对策:
  (1)加固土基,提高路基强度、回弹模量和水稳定性。
  (2)稳定基层,提高石灰碎石基层的整体性、板体性和承载力。
  (3)恢复面层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服务水平。
  四、修复方案
  若干上述思想,先采取充填——压密注浆加固土体,稳定基层,然后铣刨面层,再重新摊铺新面层,恢复路面性状。
  五、压密注浆工艺及工程实施
  1.注浆加固范围和方法
  (1)注浆加固深度和范围
  开工前先对土基进行强度检测,以确定土基加固深度,注浆深度初拟为现有面层顶面以下1000mm(210mm土基,250mm石灰稳定土,400mm二灰碎石基层,140mm沥青面层)
  (2)加固方式
  采用充填——压密注浆的分层注浆法,对土基和基层(460mm土基、石灰稳定土和400mm二灰碎石基层)进行充填——压密注浆加固,采用特殊浆液注浆管来实现。
  2.注浆施工技术指标
  (1)注浆孔布置方式
  注浆孔沿着每个车道纵向以梅花型三排布置,其间距1300mm
  (2)注浆压力
  根据周边条件,注浆采用0.3mpa≤p≤0.5mpa,使土基和基层在有效压力下充分得到加固,并确保土基和基层不产生破坏性扰动。
  (3)注浆流量
  根据路基的孔隙率和介质条件采用q=1520l/min,由大到小逐渐至稳定。
  (4)技术参数
  1)加固土体浆液冲填率:18%。
  2)加固浆液采用a.b混合法。
  a液:
  材料:水、  水泥、  粉煤灰、  膨润土
  规格:清水、普硅425#、细研、200
  重量比:0.830.87  1   0.7   0.3
  b液: 
  350bc中性水玻璃
  体积比:ab=11
  3)钻孔深度2.0m
  4)注浆压力:0.3—0.5mpa
  5)注浆流量:15—20l/min
  3.注浆控制与终止条件
  在确定路基土不产生塑性破坏的前提下,为使路基得到有效的压密加固、基层有效的稳定,需要严格控制浆液注入量和充填——压密注浆过程中路面的上抬量,在施工过程中这二项控制指标一旦有一项达到控制标准时,应终止该层的注浆。实际上,这二项控制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,若离散性过大,应找出原因再对该孔注浆。
  4.施工监测
  放置一定数量的水准仪和标尺,观测每一注浆孔周围路面的上抬量,及时准确记录各孔的浆液流量、注浆压力、注浆量。
  六、工程效果
  原来一个月内加固补修数次,现经注浆加固土路基和砾石层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,渗水明显减少,半年内没有产生新的路面裂缝和沉降。
  七、结论
  采用充填——压密注浆工艺后,通过观测,该路段在6个月之内,没有新增裂缝和沉陷现象,该工艺缩短了开放交通时间,提高了路面使用性能,也避免了雨水冲刷而造成的水侵害,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。
  采用这一工艺的特点是施工中可以提早开放交通,对大交通量的公路可以达到治理道路病害、提高路用性能的目的,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路段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,合理有效的施工工艺必定对我国公路状况改善与提高产生推动作用。
作者单位:上海城建养护管理有限公司 
    上海城建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 
压密注浆技术 地基加固技术以及方法
 

版权所有:高邮市标源注浆机械厂 公司地址:高邮市汤庄镇沙埝招贤路 电话:0514-84722486 传真:0514-84722486 copyright©2013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备xxxxxx号